“钟楼鸣,午炮响”、“钟楼一鸣,午炮即响”是潮汕俗谚。意为解放前中午12时汕头海关钟楼钟声一响,中山公园即放午炮。
海关钟楼由英国人于1919年开工兴建,是汕头开埠以来较早的建筑物之一。钟楼为两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,建筑面积1556平方米。其正门楼顶镶嵌着大理石面黑色罗马数字的大钟,海关钟楼由此得名。
大楼时钟,报时准确,声音洪亮,成为昔日汕头市的标准时间。据说当年中山公园九曲桥的炮山也安置有土炮报时。中午12时海关钟楼钟声一响,公园也放午炮。为何海关办公大楼要安装大钟呢?其一,从19世纪开始,我国海关学习西方国家海关以天数计算船舶吨税办法,超过夜12点就另加一天,由于进出口的船舶来自世界各地,为避免引发争议,统一报时,故设钟楼;其二,当年钟楼的所在地地势相对较高,从妈屿口驶入礐石海的轮船,在远处就能看到海关大楼并听到钟声,起到航标作用;其三,洪亮的钟声成为汕头市报时的标准时间,钟楼也成为汕头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。